學術創業已成為孕育眾多獨角獸企業的一大沃土。2021 年在全球孵化最多獨角獸創辦人的十家大學裡,有七家來自美國,一家來自印度,以及兩家來自中國內地。同年香港有 18 家新晉獨角獸企業,當中八家由香港不同大學孕育而成,成績斐然。
我在 2018 年之前尚未聽說「學術創業」這個詞彙。回想我在 2017 年獲聘於香港中文大學後,便開始思考除了撰寫學術文章、科研出版物和教學之外,我的研究還能如何回饋社會。由於我主力研究生物醫學,解決不孕不育的問題就成為我首要目標。
為了尋求單細胞基因技術的突破及針對其社會影響,我決定改變方向,從已研究逾十年的男性生殖生物學轉為研究女性。令我驚訝的是,很多女士並不知道當前的生育技術大受年齡限制。由於卵巢排放健康卵子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意味女性在 35 歲後將難以受孕,40 歲或以上的女士們的卵子的成功懷孕率更不到 10%。有見及此,我提出有關延長卵子的壽命的想法,成功取得研究資金。
在專家團隊的努力下,我們成功創立「優殖」及研發創新的 EggCellent 技術,希望為數以百萬的女性解決卵子質素的問題,並為研究生和博士後學生帶來發展機會。我從未想過創業對一位科學家來說是如此充滿挑戰性。作為「優殖」的「大內總管」,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掌握撰寫商業計劃書、推銷、市場研究和財務分析等各項技能,並要從外行人的角度展示研究成果。
大學及特區政府提供的創業支援為「優殖」的歷程建立良好基礎。 對於來自學術界的初創,尋找經驗豐富且合適的專家與我們同行是成功的關鍵。我非常感謝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創業項目加速總監朱瑞富 (Jonathan Chee) 的支持,他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培訓機會,例如提名我們參加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創業快綫」初創培育計劃。他及後又為我介紹了種子輪資金Pentepebble 投資總監許安頌 (Emmanuel Hui),為「優殖」帶來業務運營方面的支持。在特區政府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 (TSSSU) 和香港科技園公司 (HKSTP) 提供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 (Incu-Bio) 的啟動資金支持下,「優殖」的發展初見規模。
大部分學術初創只擅長提出優秀的技術方案,但苦於將其商業化,貿發局的「創業快綫」初創培育計劃正正能夠協助學術初創改善業務拓展及建立人脈的難處。在成為「創業快綫」2022 的優勝初創並獲得尚乘蛛網生態初創大獎後,貿發局致力協助「優殖」與不同潛在商業夥伴建立聯繫,並支援我們參加不同活動及比賽,提升本地和海外的曝光率,是我們未來業務發展的一大助力。
由於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推出不同資助,我認為現在是邁向學術創業的最佳時機。在整個學術創業過程中,我獲得了難能可貴的培訓經驗,我從不後悔從商這個決定。從中我廣結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既有助我的專業發展,也能推動「優殖」成為下一家獨角獸企業。